一统江山的刘伯温,为什么只被封了一个最低等伯爵?

一统江山的刘伯温,为什么只被封了一个最低等伯爵?

民间传说中的刘伯温远赴巴蜀在诸葛亮的坟前挑衅,反被诸葛亮教育了一把。不过在正史中,刘基从三十多岁开始,就再也没出过江浙沪高邮区了。作为唯一一个在民间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谋士,刘伯温被高估的程度只能用震古烁今来形容了。纵观历史,也难找出,民间的文臣形象和真实情况比这差距更大的人了。

刘伯温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段是为元朝效力时期,另一段就是为大明创业了,而且从时间是而言,元朝的这段经历长达了20年之久。

为大明朝却仅仅工作了10年。这也是为什么后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刘伯温排名倒数的原因了。毕竟出身不好,加入团队的时间又晚,这是硬伤,怪不了别人。刘伯温1560年加入的明朝,跟汤和、徐达、李善长这些跟了老朱快10年的老臣子,实在没法比(资历太浅)。

并且在民间刘伯温擅长的玄学领域,相传刘伯温也翻车了。当时闹旱灾,朱元璋着急啊,就问兄弟们咋整啊,刘伯温站出来了,说我有办法,提了一堆条件,说朱老板你照做就能下雨,朱元璋随即就答应了,随后半个月过去了,该干旱还是干旱,天上一滴水也没掉下来,这就很尴尬了。

就在明朝封爵之后的几个月,朱元璋赐刘伯温告老还乡,说白了,就是被老朱炒鱿鱼了。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淮西帮(李善长、徐达、胡惟庸等人)和浙东派(刘伯温、杨宪)产生了冲突,闹到了老朱这里,朱元璋本就是淮西人,帮谁不帮谁一目了然。

刘伯温的民间声望之所以如此之高,原因非常简单,托了小说的福,众所周知,明朝特别流行小说,像水浒、三国、西游记等等。

当时小说和现在的网文没啥太大区别,也是有套路的,比如要有一个仁义的首领(刘备、宋江、封神演义的姬发)一个莽夫壮汉(张飞、李逵、程咬金)以及一个无所不能的军师(诸葛亮、吴用、姜子牙)。明朝的军师刚好刘伯温适合,加上写小说的是本朝人,吹的更加得心应手,所以导致刘伯温的行情一路上涨,简直无所不能,这也是刘伯温之所以能力压其他所有军师,直接叫板诸葛亮的原因了。这就是正史上最真实的刘伯温了。如果大明真的要选出个第一军师,我觉得姚广孝当之无愧,那,才是真的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