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2年制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对全人类有重要文化或自然价值的遗产项目[1]。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理察斯维德文化植物景观罗布恩岛开普植物保护区大圣卢西亚湿地公园弗里德堡陨石坑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巴伯顿·玛空瓦山脉蔻玛尼文化景观纳尔逊·曼德拉纪念地南非世界遗产的所在的地理位置(图例: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混合遗产)
南非于1997年7月10日批准该公约后,其文化和自然遗产才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 (202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在南非指定了10个世界遗产,其中5个是文化遗产,4个是自然遗产,1个是混合遗产。另外,有2项遗产列入预备名单,遗产入选为《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入选预备名单。南非大圣卢西亚湿地公园、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罗布恩岛在1999年入选世界遗产;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在2000年入选;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在2003年入选;开普植物保护区在2004年入选;弗里德堡陨石坑在2005年入选;理察斯维德文化植物景观在2007年入选;蔻玛尼文化景观在2017年入选;巴伯顿·玛空瓦山脉在2018年入选。[2]
Remove ads世界遗产
以下表格中列出南非10项世界遗产的资讯,其中名称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订名称;图片为该遗产的代表图片;地点为该遗产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选年份为遗产入选世界遗产的年份;编码为世界遗产官网上的编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10项标准收录世界遗产,入选的每个世界遗产必须符合至少1项标准,其中第一项(i)至第六项(vi)为文化遗产,第七项(vii)至第十项(x)则为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及自然遗产标准的为复合遗产;简介为该遗产之简介。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3]。
另外文代表文化遗产,自代表自然遗产,自文代表双重遗产。
* 代表跨国遗产
更多信息 名称, 图片 ...
名称
图片
地点
入选年份
UNESCO 资料编码
简介
大圣卢西亚湿地公园
夸祖鲁-纳塔尔省
1999
914自 (vii), (ix), (x)
此公园有多样的地貌,包括珊瑚礁、沙滩、海岸沙丘、湖泊、沼泽、芦苇丛、纸莎草沼泽。公园内多样化的环境、洪水、海岸风暴,以及热带和亚热带非洲地理的相互作用,使得此地有多样化的物种,并有新的物种在不断形成。多样的地貌和生境种类使这里景色不凡。[4]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
豪登省
1999
915bis文 (iii), (vi)
1924年在此地发现一个非洲南方古猿的头骨化石——陶格孩童,为考古学界重大发现。人类在此居住和演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30万年前。此地发现许多重要的考古文物,特别是距今450万至2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化石,以及180万至10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的证据。[5]
罗布恩岛
西开普省
1999
916文 (iii), (vi)
从17世纪到20世纪罗布恩岛曾有过不同的用途,它曾经是监狱、收容不受社会欢迎的人的医院,以及军事基地。这里的建筑,特别是20世纪后期的建筑,如用来关押政治犯的监狱,见证了民主和自由战胜压迫和种族主义的历程。[6]
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 *
夸祖鲁-纳塔尔省
2000
985bis自文 (i), (iii), (vii), (x)
马罗提-德拉肯斯堡公园是由南非的海兰巴·德拉肯斯堡国家公园(英语:uKhahlamba-Drakensberg Park)和莱索托的塞赫拉巴泰贝国家公园组成的跨国财产。此地有高度生物多样性,濒危物种包括南非兀鹫、胡兀鹫、夸氏拟魮等。另一方面此地包含许多洞穴和岩棚,有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和最集中的石洞壁画,它们纪录桑人4000年前的生活方式。[7]
开普植物保护区
西开普省
2004
1007bis自 (ix), (x)
此地位于南非西南端,是世界陆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此地独特的弗因博斯植被为适应地中海式气候和周期性火灾的特征,形成该地区特有的景观。[8]
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
林波波省
2003
1099bis文 (ii), (iii), (iv), (v)
马蓬古布韦在南非最北端,津巴布韦与博茨瓦纳边境附近,在林波波河和沙希河汇流处的一处广阔热带大草原。11世纪至13世纪此地曾是马蓬古布韦王国所在地,现遗留宫殿遗址与两处早期的首都遗址,提供当时社会与政治结构发展的考古证据。[9]
弗里德堡陨石坑
自由邦省
2005
1162自 (viii)
弗里德堡陨石坑在约翰内斯堡西南方约120公里,其半径为190公里,为目前全球已确认的最大的撞击坑,其年代约为20.23亿年前。弗里德堡陨石坑为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能量释放事件,导致毁灭性的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它还包括了主要的进化演变。它提供了地球地质史的重要证据,对了解地球进化至关重要。[10]
理察斯维德文化植物景观
北开普省
2007
1265文 (iv), (v)
理察斯维德位于南非西北部,纳米比亚边境附近。此地保存了纳马人(英语:Nama people)已存在2000年半游牧的牧民生活。纳马人为了季节变化的迁徙需求,发展出可携式小屋,此处为唯一纳马人仍然在建造此种小屋的地区,此地的公共牧场可确保卡鲁多肉植物(英语:Succulent Karoo)的植被可获得保护。遗产登录内容包括牧场、储藏站,以及半球形可携式小屋。[11]
蔻玛尼文化景观
北开普省
2017
1545文 (v), (vi)
蔻玛尼文化景观为一处位于北开普省北端,紧邻博茨瓦纳与纳米比亚的文化景观(英语:Cultural landscape),面积9,591平方公里。是蔻玛尼人(英语:ǂKhomani people)从石器时代至今在此地生活的地方。蔻玛尼文化景观位于广阔的沙漠中,包含了从石器时代至今人类生活的痕迹。当地游牧民族蔻玛尼人发展一套独特的民族植物学、文化习俗与世界观。蔻玛尼文化景观见证该地区数千年来的生活方式。[12]
巴伯顿·玛空瓦山脉
姆普马兰加省
2018
1575自 (viii)
巴伯顿·玛空瓦山脉位于南非东北部、斯威士兰边境附近。此地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结构,其年代可追溯至25至36亿年前,当时第一块大陆开始在原始地球上形成。此遗产包含地球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火山岩和沉积岩序列。[13]
人权、解放与和解:纳尔逊·曼德拉纪念地
比勒陀利亚自由公园(英语:Freedom Park (South Africa))
东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西开普省
2024
1676 文(vi)
此遗产包括14处与南非国父纳尔逊·曼德拉相关的遗迹,这些地点纪录南非种族隔离斗争史中重要的地点,反映其重大事件,并表彰曼德拉在促进理解、宽恕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反映出建基于非种族主义、泛非主义、乌班图等哲学思想的信仰体系。[14]
关闭
Remove ads预备名单
除已入选名录的遗产外,接受《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还可以把遗产项目列入预备名单,任何遗产在提名《世界遗产名录》前都必须经过入选预备名单的过程,方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5]。截至2022年 (202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update],南非预备名单有2项遗产,顺序按世界遗产编号排列[2]。
更多信息 名称, 图片 ...
名称
图片
地点
入选年份
编码与入选标准
简介
现代人类的出现:南非的更新世占领区
东开普省、夸祖鲁-纳塔尔省、西开普省
2015
6050文(ii), (iii), (iv), (v), (vi)
此预备名单包括南非境内6处更新世中期至晚期(距今20万年至2万年)的考古地点,内有人类祖先遗骸、石器等人工制品、颜料使用迹象,更新世非洲哺乳动物群以及现已灭绝的物种的化石,为了解当时环境条件提供杰出的证据。[16]
关闭
Remove ads参考资料Loading content...外部链接Loading content...